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最新文章
新巨丰收购纷美包装遭遇重重阻碍董事会强烈反对背后的玄机解读
在中国长期资金市场上,重大并购案例往往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新巨丰(301296.SZ)对纷美包装(这笔备受瞩目的“A吃港”收购案。该收购案的复杂性与其背后的博弈,折射出当今市场监管与公司治理之间的种种问题,可以让我们深思。
2024年1月8日,关于新巨丰收购纷美包装的消息在市场上引发了热议。纷美包装董事会于1月7日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建议股东拒绝接受新巨丰的收购要约,理由是收购条款对独立股东“不公平合理”。如此表态并不令人意外,但其透露出的信号却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响。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收购战中,新巨丰的企图似乎总被纷美包装的反对所阻挡。从去年初的新巨丰收购预案,到接连发生的反对与申诉,企业之间的权力博弈愈加明显。这场收购战的核心,不仅关乎两家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更显露出中国并购市场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在很多人眼中,新巨丰的收购举动被视为“蛇吞象”,因为纷美包装的体量和市场位置显著优于新巨丰。然而,从财务数据上来看,新巨丰的营收在逐年增长,但与纷美包装相比,依旧显得捉襟见肘。
新巨丰在2024年初提出以2.65港元/股收购纷美包装28.22%的股份,此举遭到了纷美包装董事会的强烈反对。其董事会认为,新巨丰的收购要约带有“敌意性质”,且在公司治理与管理方式上存在根本的差异。
更加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纷美包装与其第一大股东之间的关系。作为财务投资者的怡和控股,考虑到自身的财务利益或许会做出出售决定,但面对新巨丰的收购,纷美包装的管理层显然不愿意坐视其决策权被削弱。这种利益与权力的交织,使得收购案变得更复杂。
三、市场监管与并购策略的考量 立足于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我们不得已提到反垄断问题与收购审查。经过市场监管总局的审查后,新巨丰于2023年10月完成了对纷美包装28.22%的股权收购。这一审查在某一些程度上反映了监督管理的机构对并购交易的放松态度,特别是在行业内竞争非常激烈的背景下。
然而,反对声浪的持续存在,意味着市场监督管理的机构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之间尚存冲突与摩擦。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所言,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收购方需充分遵守信息公开披露等基本规则。
在如此复杂的境况下,这笔跨境并购能否成功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新巨丰的行动被纷美包装董事会诸多理由所反对,不单单是对收购条款的不满,更是基于对未来经营模式和业务方向存在严重分歧。在企业文化与战略规划的层面,相互的抵触使得难以达成一致。
在纵观整个收购过程中的各种事件后,我们显而易见,尽管新巨丰有着一腔热情与渴望,但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与体制下,继续推进的可能性并不高。双方如继续纠缠,不少评论者甚至认为这场收购已是一场注定的失败。
随着股市监管的日益严格,提高透明度、增强企业治理结构,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推动并购活动的良性发展。新巨丰与纷美包装的“恩怨情仇”引发听众的广泛关注,但最终能够促成双方共赢的合作与发展,还是应回归到合规与合理的轨道上来。
展望未来,企业在追求扩张与转换的过程中,不应只盯着短期利益,而是要兼顾长期发展理念。有效的公司治理,有利于最终形成良性循环,而不单单是单纯的“敌意收购”。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应成为各方一起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通过新巨丰与纷美包装的收购案,我们再一次看到市场的动荡与企业间的较量,这不仅是并购大战,更是对中国企业治理和市场环境的深刻反思。让我们拭目以待,未来将会有怎样的变局出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